那天凌晨三点,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得像个定时炸弹。接起电话时,我嘴里还残留着昨晚的威士忌味道:"老规矩,地铁2号线末班车座位下。"这是总部更换紧急联络点的暗号。十分钟后,我蹲在空荡荡的地铁站女厕所隔间,用指甲刀撬开第五块瓷砖,摸到了用避孕套裹着的任务简报。
一、任务启动前的十二小时
浸湿的简报纸上只有两行字:"代号'灰鸽子'的U盘在转运途中消失,72小时内可能出现在黑市"。我盯着抽水马桶上摇摇欲坠的螺丝钉,想起《CIA情报行动手册》第47章说的:"所有意外都是早有预谋的疏忽"。
- 先到旧城区的安全屋换了三趟出租车
- 在自动贩卖机买了罐装咖啡时,用易拉罐拉环检查了反监听设备
- 往虹膜识别器吐烟圈解锁武器柜的动作,熟练得就像便利店店员刷条形码
标准装备 | 特殊装备 |
陶瓷匕首 | 纳米级信号干扰贴片 |
微型EMP装置 | 仿生蟑螂探测器 |
二、在菜市场找核弹头
情报显示文件最后出现在城南水产市场。我裹着件起球的棕色夹克,蹲在卖带鱼的摊位前,手指在冰碴子里翻找时,突然摸到块刻着俄文字母的金属片——这是上个月失踪的联络员皮带扣。
- 鱼贩子围裙上的油渍形状像极了保加利报局的加密图案
- 运冰车轮胎印里嵌着西伯利亚特有的火山岩碎屑
- 有个戴金链子的男人,他擦手的动作和《摩萨德特训教材》里的反追踪技法完全吻合
当我假装买黄鱼凑近时,闻到他袖口有哈瓦那雪茄混着硝化甘油的味道——这和在军火库闻了十年的气味一模一样。
三、追捕行动中的七个错误
跟踪到仓库区时,远处起重机吊着集装箱在月光下晃悠,像极了小时候见过的绞刑架。这时候犯了个低级错误:把信号干扰器调成了震动模式,结果裤袋里的设备震得跟情趣玩具似的。
时间 | 错误操作 | 补救措施 |
03:17 | 误触警报按钮 | 用口香糖粘住蜂鸣器 |
04:02 | 指纹留在通风管 | 倒盐酸伪造腐蚀痕迹 |
最惊险的是在冷库,当对方用三文鱼切片刀抵住我脖子时,突然想起《特工心理学》里说的:"致命时刻要说方言"。我用老家温州话骂了句娘,他愣神的0.3秒足够我扯断他裤腰带上的微型炸弹引信。
四、那个装着国家机密的保温杯
U盘居然藏在大妈们跳广场舞用的音响里,贴着"凤凰传奇精选"的标签。我抱着这个烫手山芋穿过早市时,卖豆浆的大爷突然掀开锅盖——里面煮着的鹌鹑蛋排列成摩尔斯电码,警告我有三个跟踪者。
- 在公共厕所隔间把U盘塞进痔疮膏包装
- 用微波炉加热手机电池制造小型爆炸
- 把重要数据刻录到街边十块钱三张的盗版光盘里
最后坐着运潲水的三轮车出城时,车把手上绑着的红布条突然松开——这是总部确认安全的信号。远处垃圾处理站升起橙色烟雾,和二十年前训练营结业考核那天的晚霞颜色完全相同。
五、返程列车上的人质谈判
在高铁商务座遇见个哭闹的小孩,他拼的乐高战舰正是某国最新潜艇的等比模型。母亲道歉时露出虎口的茧子,那是长期使用捷克造CZ75手枪的特征。当她把糖果递过来时,我注意到糖纸折痕是某种导弹发射井的构造图。
列车穿过第8个隧道时,我在餐车用番茄酱在餐巾纸上画出交换条件。对方在厕所镜子上用剃须膏写着:"明早六点,动物园企鹅馆"。这时候才想起保温杯里的U盘已经开始发烫,这是自毁程序启动的前兆。
(本文部分技法参考自《军情六处绝密行动档案》1998年修订版,以及莫斯科大学2017年发表的《非对称情报战中的日常伪装》)
现在我得去喂那只总在总部后门转悠的野猫了,它右耳缺了个口子——三年前某次行动留下的纪念。今天的猫粮罐头上印着新任务的条形码,阳光照在上面,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斑。